四十歲才成為職業小說家,在那之前任職於日本知名的雜誌出版社,曾擔任過該設的雜誌編輯、週刊記者;一度因為恐慌症發作而無法正常上班,休養一段時間重返職場,卻從第一線的採訪現場,被輪調到資料室;正式出道前,曾用另一個筆名投稿,而且也得了文學獎。
某天離家出走後,輾轉在身邊朋友的幫助下,開始學習一個人的生活,但從此與妻兒互不相往來;養了四隻貓,和現在的伴侶搬家超過二十次……看似波瀾萬丈的人生起伏,來回走在不怎麼順遂的低谷深淵,即使真的成為小說家,而且也拿下幾個文學獎,也無法以「成功」二字來形容自己。
半自傳體的私小說
這些像是個人簡介般的描述,其實是白石一文的新作,《沒有你,我無法成為小說家》中的故事情節,這部被視為是他半自傳的私小說,藉著主角野野村保古的第一人稱視角,將雜誌出版社的人事組織、工作流程,以及大型出版公司的企業流變,包含職場中男女權力與地位上的不平等,或是各種伴隨潛規則而來的升遷與競爭。
小說前段,讀來帶有一種淡淡的昭和風味,那是在電腦還沒出現,文字處理機也尚未普及的時代,記者身上配搭的不是智慧型手機,而是還停留在呼叫器的時期,那也是出版跟報刊雜誌的黃金年代,出版社編輯的月薪包含一年好幾次的獎金,是現新生代的編輯所無法想象的樣貌傳說。
在白石一文的作品之中,都帶有強烈的疏離感,對婚姻、親子和家庭的疏離,對於社會、職業或創作的疏離,同時也對應到作者自身,與故事中的主角之間,關於「我」的各種辯證。精煉的文字,將樸實如水的日常寫出各種味道。雖說小說是虛構,但有很大比例是與現實中的真實重疊,作者也在後記中提及,當然這些角色跟情節都有經過重新調整和塑造,不至於太過於接近,但又保有一定程度的事實依據。
像是翻閱他過去的日記或備忘錄寫下,人生走到還曆之年,難免會對過往的回憶所有眷戀,當然也有一些遺憾跟反省,「也許當時就該要做」「為什麼我不早點說呢」,跟著主角野野村的搬遷移動、搭車上下班、行走到出版社或飯店開會,以及自行駕車到附近城市買麵包的這些遠近變化,似乎也鬆洞了一些卡在記憶深處的東西。
虛擬的情節都來自真實的人生
有很長一段時間因為憂鬱跟睡眠的問題,導致他無法提筆寫作。白石一文毫不諱言地將自己的寫作狀況、生活遇到的困境,透過這次的新作,重新梳理;越往下讀,越會讀到某些熟悉感,原來這些生活中的遭遇,也都被轉化並寫入之前的小說中,某些對人性、情感關係的疑慮或斷裂,其實都來自他的體悟跟遺憾。主角野野村將女性定義為奇妙的生物。
不喜歡被人觸碰身體,卻因為背部的病痛,經由熟識的資深編輯推薦神奇的針灸師,身體的疼痛或者說是污穢之氣,經由針灸而從身體排出的體驗,或是針灸老師將意念化為一股發熱的能量,在他身上擴散開來,這些讀來都十分不可思議,卻又像是丟下另一個值得深思的問題:為何身體感受是如此真實,但「感受」竟是看不見的?某段時間因為搬離東京,無法定期去看診,後來跟針灸師傅還是透過電話治療。
小說中這段隔空問診的經歷,讓人直覺會想到吉本芭娜娜《王國》系列的小說,人與人之間有種看不見的東西維繫著,說是緣分或是羈絆都行,遊走在人身上的能量,是否可以透過意念而隨意控制,並且讓這股氣繼續停留在病人或患者的身上。人的意志是不是具有這麼強大的力量?一路走來,無論是主角或是作者本人,對於寫作,也是靠著相當的意志才能持續至今,寫作幾乎可以說是他的靈藥解方。
而關於恐慌症的發作過程,也會自然地把小說中的主角(或是作者本人),跟另一位日本文壇的知名作家聯想在一起,同樣飽受恐慌症困擾的宮本輝,發病嚴重時,是連看到白色的稿紙都會恐慌。他的恐慌症狀,初期也同樣是對密閉空間,像是電梯和辦公室,到後來是無法如一般人搭乘大眾交通工具,甚至是要走出家門,到附近的車站,這段距離也都變得困難。
沒有你的存在,小說家也不會存在
相似的地方不只如此,若不是妻子的支持跟陪伴,加上醫生的治療,或許他們無法順利擁有今天的成績,或者說,正是因為有這些經驗,而使得這幾位作家們,擁有過人的文采與豐沛的創作。「沒有經歷過一定的人生經歷,寫的小說故事就無法那麼深刻」。當故事走到後半段,著墨較多的是在主角與編輯,及許多作者與編輯之間,類似兩人三角的溝通與磨合,包括日本文學獎背後的各種眉角與軼事。
回歸到小說的書名,作品原先是在新潮社發行的小說雜誌《小說新潮》上連載,連載時所使用的書名是《一個人去買麵包的那些日子》,但應責編的要求而修改後出版。稿件能接受多少幅度的修改,作者跟出版社編輯像是在進行一場拔河,然而,實際上沒有人能保證,什麼樣的做法可以讓市場跟讀者一定會買單。
書名上的沒有「你」,就筆者看來,指的不是只有編輯或妻子伴侶,甚至也包含作者自己的人生和他內心的我,當然還要加上讀者。出書比起過去更為簡單的現在,要成為一個小說家其實並不困難,但要能持續寫出好作品的小說家,事實上越來越稀少。順帶一提的是,台灣版的書封設計是交由知名的設計師朱疋操刀,後來還成功逆輸入賣回日本,成為日文文庫本版的封面。
去年白石一文的另一部作品《一億元的分手費》也改編成了影劇版,同樣由時報文化出版,與同一位資深譯者邱香凝所翻譯的《愛是謊言》也十分直得一讀。先用歲月曬乾,然後醃漬,思考愛、生與死的課題,《沒有你,我無法成為小說家》彷彿以一種回顧展的形式,帶著我們重新經歷了一次小說家的人生,而這段人生的賞味期,相信可以持續很久很久。
作家簡介
白石一文
1958 年出生於日本福岡縣,早稻田大學政治經濟學系畢業,曾任職於文藝春秋。2000 年處女作《一瞬之光》甫一問世即備受好評,之後不斷挑戰不同主題的創作,皆能引起讀者極大迴響。2006年以《愛有多少》入圍第 136 回直木獎。2009 年以《拔起深深刺進我胸口的箭》獲山本周五郎賞、2010 年以《不可或缺的人》獲直木賞。
另著有《愛是謊言》、《踏上他走過的不可思議路程》、《無光之海》、《一億元的分手費》(以上為時報出版)等書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