談到日式空間的經營,必定要談到山水庭園,法國符號學家羅蘭巴特(Roland Barthes)在《符號帝國》(1970)裡的一張庭院照片旁寫下一段法文,其翻譯是:「無花影,無足影:人在何處?在岩石搬運之間,在耙刷疏痕之間,在落筆書寫之間」,宣布「作者已死」(la mort de l’auteur)的巴特在日本文化中找到知音。盡是禪意的美學物件,雖是作庭者的苦心雕琢,但看來卻是「一揮而成」,草稿、操作、修改似乎都不可能出現。這些線條與形象,總是不代表什麼,平衡自然地,只是存在於那裏。
最適合欣賞的距離
清水泰博(2015)在《意象京都》中將枯山水分成兩大系統,一種是「龍安寺型」,另一種則是「大仙院型」,也就是「方丈庭園」型與「書院庭園」型(張平星 等,2017)。所謂「方丈」,指的是四畳半榻榻米的方形面積,意旨不甚大的空間,而方丈庭園便是指「用一個狹小的空間來佈置庭園」。研究日本人的縮小意識的文化研究者李御寧(2019)認為,這「四畳半」正是日本人的空間感基礎,這並不只是顯示「數量」上的意義,更指涉一種「身體可以感受到,又可以賞析的最適合距離」。
因此,方丈庭園有別於天龍寺、平等院、桂離宮等大型山水,而是將浩瀚的宇宙凝縮到方丈間的各種石塊堆疊、砂粒舖設、植栽佈置上。將真正的自然刻意簡化、裁切、還原,並放置在重要的建築空間邊沿,提供觀賞。同樣是狹小空間的佈置,「書院庭園」,如大德寺、大仙院等,強調的是將庭園呈現為立體的山水畫;而「方丈庭園」,則通常是更強調平面的抽象美感,有更加大量的留白,講求平衡的構圖,與簡化到不行的物件。
用「之間」來創造平衡的力量
龍安寺的方丈庭園,便是一座以此美學馳名的地點,清水泰博(2015)用「間」一字來表現此庭的深度,即「利用物與物之間」的空白關係來達到形象的張力。龍安寺的石庭由 15 塊岩石與大量白砂石造成,除了石頭上的青苔,這庭園沒有種植任何植物,石頭間的布置與距離均勻巧妙,白砂耙梳的痕跡安定流暢,美感充盈在一大片的「之間」空白處。這是京都石庭中,表達「間」最淋漓盡致的一座寺廟。
龍安寺的「使用說明書」上寫著觀賞石塊的方法,包含「三山五嶽」、「海中島嶼」、「虎子渡水」等欣賞方法。較有趣的是,來自宋代筆記小說《癸辛雜識》裡,關於「虎與彪」故事:「虎生三子,必有一彪,彪生性殘,會食小虎,所以當母虎渡河時,便會反覆帶著彪奔波於兩岸」,而龍安寺的方丈庭園正講述著母虎帶小虎渡河的智慧。此境山水展示的是一種「邏輯的趣味」。當然,這只是其中一種詮釋,所有的欣賞者都可以有自己切入的視角。
意義的生滅
這石庭還有許多處細微用心之處,像是整座石庭並非一個正長方形,而是梯形,這樣的幾何設計,才能讓觀者在視覺上感受到空間極度方正的錯覺。並且,周遭的矮牆亦利用了線條上的歪斜,來平衡整個畫面構圖的穩定度。作庭者的匠心獨具,讓觀眾可以放心地讓想像力奔馳在庭院之中,不受透視法的角度干擾符號的抽象化,真是高明啊。
有時候想著,無論我們怎樣解釋,都不足以完美地詮釋作者之心。但從巴特的「一揮而成」與清水泰博的「間」之概念來看,這個庭園的意義就是在於「無法詮釋」,透過不斷地與此景對話,讓意義生滅,自然平衡,這才是面對「禪」的態度。
每一個時刻,都是偶發事件。
參考文獻:
- Barthes, R. (1970). L’empire des signes. Paris: Le Seuil.
- 清水泰博(2015)。《意象京都:12個關鍵字帶你感受京都的空間設計》(黃怡筠 譯)。台北:蔚藍文化。(原著出版於2009)
- 張平星、深町加津枝、柴田昌三(2017)。京都の寺院庭園における白砂敷の配置と表現法。ランドスケープ研究,80(5),437–442。
- 李御寧(2019)。《日本人的「縮小」意識》(陳心慧 譯)。台北:遠足出版。(原著出版於1984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