即將在十二月出版的《村上私藏懷舊美好的古典樂唱片》中,村上春樹精選超過一百首的古典樂曲,每首曲目至少有四到五個版本的評論和比較。書中分享的黑膠唱片,全都來自於村上個人的收藏,如他在書一開頭說的,他對黑膠唱片的封套設計十分講究「就我的經驗來說,不少封套設計很迷人的唱片,內容也莫名精采(爵士樂也是如此),所以我時常連內容是什麼也不知道,純粹被老舊的唱片封套吸引而買,然後反覆聆賞」,這次不談文學,那就來聊聊村上春樹私藏懷舊美好的古典樂唱片吧。
俄裔美籍的史特拉汶斯基,是二十世紀的重要作曲家之一,在他的作品當中,最具代表性的應該就屬三齣芭蕾舞劇作品:《火鳥》、《 春之祭》跟《彼得洛希卡》。在眾多的黑膠唱片中, 村上挑選出的分別是由: 安塞美、祖賓.梅塔,阿巴多和萊因斯多夫四位大師指揮的版本,的確安塞美的版本,包含樂團演奏的水準,比起梅塔或阿巴多來得更耐聽。
《彼得洛希卡》對管弦樂團的挑戰其實不小,要發揮各個器樂的音色特質—一種更接近樂器本身的原始聲音—不但要顧及整體音量強弱的表現,還得在速度上展現出具有戲劇張力的變化,對於不熟悉這齣芭蕾舞劇的人來說,可能會更難進入曲子裡。
若是改編成鋼琴獨奏的版本,一般人或許對上野樹理主演的日劇《交響情人夢》中, 野田惠把手機鈴聲跟這首曲子混合彈奏的片段更有印象。在比較過十幾位知名鋼琴家的版本後,筆者首推的還是 Alexis Sigismund Weissenberg 一九六五年的版本。
當時,他接受一位導演的邀請,錄製一段大約十五分的藝術影片,當時演奏的曲目就是《彼得洛希卡》,隨著導演規劃好的運鏡及特寫,包含燈光明暗的設計,再搭配鋼琴家的演奏,在聽覺跟視覺的呈現上,宛如一齣指尖上的芭蕾舞劇。
值得注意的是,影片中 Weissenberg 彈的鋼琴是沒有聲音的,鋼琴彈奏的版本是另外在錄音室錄製,在不同時間跟場合下分別完成的「影像」與「演奏」,要能不靠剪輯而能精準呈現出一致性,鋼琴家精湛的技巧跟演奏水準,才是最令人驚嘆的地方。
回到《村上私藏懷舊美好的古典樂唱片》這本書中, 針對萊因斯多夫指揮新愛樂管弦樂團的版本,單就封套上來看,筆者認為這反而是最能突顯出趣味,甚至更貼近芭蕾舞劇的版本,村上春樹形容,看起來就像B級恐怖電影的原聲帶一樣,很難不讓人留下深刻的印象。
而就演出風格來看,筆者認為萊因斯多夫在樂句處理上更為成熟,不走刻意炫技的路線,樂團整體的音色更為平衡,層次鮮明,演奏速度也最為穩妥,綜合來看,這張絕對是值得收藏的版本。
(原文刊載於 2022 年 12 月 誠品《提案》)